第983章 赐姓-《调教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可是细想之下,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。
    该放的放,该偏袒的偏袒,唯独......
    唯独唐家的三个,还有黑子,公事公办,王法为先了。
    你说这是官家的迂回之策,先把别人摘出去,再慢慢捞唐家的人?
    不对!
    摘谁也不应该把韩嘉彦摘出去,他没了事,韩琦还会和唐奕站在一条船上吗?
    况且,文拓都能用一堆听着就牙疼的理由放了,那为什么不顺手把唐吟、唐风、唐颂也用这个理由摘出来呢?
    那是怎么回事?
    官家把别人放的放,定罪的定罪,唯独唐家的人没定罪,这是用的缓兵之计?想借机稳一稳朝臣,等唐奕回来?
    可是贾昌朝知道,绝对不是啊,赵曙不想拖,这也绝不是缓兵之计。
    贾相爷心说,行!皇帝这人不大,心思连他都猜不透了。
    怔怔地看着富弼,“官家不会是....”
    “不会是因爱生恨吧?”
    对此,富弼只能回以苦笑。
    这回,他也让赵曙给弄懵了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朝中可为是乱做了一团,谁也不明白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    猜什么的都有,甚至有人认为,少主成年,是想借机收回权利,把唐子浩彻底清除。
    而紧接着发生的一件大事,倒是暂缓了因介山案带来的影响。
    地中海战报:涯州军已于近日在巴尔干半岛登陆,大宋火神炮无往不利,预计半月之后与十字军、西萨克斯联军汇合,两月之内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。
    这封捷报,一下子让很多人紧张起来。
    唐子浩在欧洲大显神威,对于那些希望他倒霉的人来说,无疑是一种威慑。
    此时此刻,揣测官家圣意,到底是拖延,还是真的要打倒唐奕,更成了朝臣的要务。
    每天每日,甚至是每时每刻,都恨不得从赵曙的只言片语之中,揣测出点什么。
    然而,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,刑部、大理寺、大宗正寺对介山案——定案了!!
    这日早朝,大宗正赵允弼亲自宣读结案陈词。
    “介山案,赵宗球虽恶语在先,却是唐吟率先动手行凶,是为主犯!”
    “唐风、唐颂虽是从犯,然身为兄弟亲族不知劝阻,亦纵容帮协,罪加一等,当以主犯论罪。”
    “黑子殴击赵宗球胸口,至其丧命,当以主犯论罪。”
    “是以,本案之中,唐吟、唐风、唐颂、黑子,冒犯皇族,殴人性命,罪无可恕,皆应以主犯论罪,从重从严,以正....”
    “王法!”
    “亦因赵宗世乃已故汝南王之子,赵氏子孙,此事关乎国法,亦关乎皇室威仪,当论罪何刑,交陛下定夺。”
    “还望陛下匡扶社稷,斧正朝纲,践行王法,免于行私,从严从重,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法度!!”
    哦操!
    哦操操!
    哦操操操操啊!
    四个人一个没免,连十几岁的孩子都要从严从重?
    怎么从严从重啊?特么杀人偿命呗!
    赵宗球那个无赖,居然让四个人给他陪葬?
    现在不光是贾昌朝、富弼脸色傻白,本来已经事不关己的文彦博、韩琦目瞪口呆,连那些看不上唐家的文官都有点瘆得慌。
    没错!不光是瘆得慌,甚至有人开始腿肚子转筋,这要是官家真把唐奕三个儿子都咔嚓了,那......那......
    唐疯子还不彻底疯了?
    他能把这一殿的人都咔嚓了。
    此时此刻,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后悔了,甚至生出劝一劝官家,放唐家一马的心思,毕竟那可是唐疯子。
    当然,有害怕的,自然也有胆大的,从赵曙的此番做为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。
    很明了了,也不用猜了,官家就是想把唐子浩弄下去,定罪就是信号。至于为什么没有马上定刑,则是不想此事这么快结束。
    因为杀了小的,正主可还安然无事呢,官家得给大伙儿留出时间,给讨伐唐子浩留出时间。
    有些人,甚至已经在为声讨唐奕的奏折打腹稿了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    政治就是这样,永远不缺少揣测迎合之辈,更不缺投机取巧之徒。
    没人对赵曙不当殿定罪感到意外,只等下朝回去好好罗列一番唐子浩的罪状。
    可是,离下朝还远着呢。
    这么大的介山案尘埃落定,只差见血,赵曙为了“彰显”帝王之威,明君之尊,要求殿审主犯,朝臣们自然也不会不给机会。
    本来还想站出来为唐奕说话的贾昌朝等人,却是无意间与赵曙对视。
    第(2/3)页